“人马未动,车(机)票先买”,旅游几乎跟出行划等号,客运亦成为评估旅游业的重要观察点。自驾游日益普遍,但对于绝大部分旅客及跨省长途旅游而言,铁路和航空才是出游首选。
铁路民航加速恢复
从暑运客流量预测看,铁路和航空都将超过2019年同期,疫情影响逐渐减小。
7月初,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预测,暑运期间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7.5亿人次,同比增加64.47%,且略高于2019年水平,客流高峰日预计发送旅客近1400万人次。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暑运客流量大幅下降,全国铁路仅发送旅客4.56亿人次,同比减少37.96%,为十年来暑运客流量最低;2019年暑运,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7.35亿人次,日均旅客发送量1186.2万人次。
(和谐号高铁,图虫创意)
铁路客流量正加快恢复。据国铁集团数据,5月全路旅客发送量日均完成929万人次,超月初预期34万人次,客流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96%,比4月提高了约5个百分点。
航空客运也在回暖。7月9日,民航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今年上半年行业数据。上半年,全行业共完成旅客运输量 2.45 亿人次,同比增长66.4%,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 76.2%。二季度,行业旅客运输量已经恢复到2019 年同期的89.0%,较一季度大幅提高 25.6 个百分点。其中,国内航线旅客运输规模与 2019 年同期持平,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7 月初,航班管家发布《2021 暑运预期数据报告》,显示2021 年全民航暑运计划航班总量967,745架次,同比2019年提升2.88%,同比 2020 年提升近 38.07%。
铁路航空上半年客运基本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暑运数据看涨则是对旅游业的进一步利好,下半年旅游行情值得期待。
广深游热情高涨
5-6月,广州、深圳和东莞疫情反弹。广东省一度实行凭72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出省,后来收紧到48小时内。受此冲击,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和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作为省内两大机场客流量均出现断崖式下跌,旅游业遭受重挫。
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穗、深、莞在暑假正式开始前相继解除出省核酸检测,白云宝安两机场的航班班次应声增加。此次疫情局部反弹也说明疫情防控常态化,无接触的“互联网+旅游”将迎来长足发展。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近期,国内最大的电子导览提供商驴迹科技(1745.HK)与广州市天河区合作的“一机游天河”上线。该程序集旅游资讯、导游导览、兴趣POI点查询、路线推荐、虚拟漫游、旅游地图服务等功能板块,可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服务。“一部手机游天河”全程智慧化服务,可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
在“一部手机游天河”之前,驴迹科技也和广州宝墨园和沙湾古镇通过驴迹VR对景区举办的赛事活动进行直播,实现真人语音讲解,720度的全景VR直播、VR视频拍摄等功能。用户点击链接或扫描二维码即可使用。
驴迹科技反弹在即
广州只是驴迹科技诸多合作案例中的一地。
2019年,驴迹科技和四川峨眉山、五粮液工业旅游景区及黄龙溪古镇合作,打造智慧旅游景区。驴迹科技已经和贵州西江千户苗寨、河南洛宁县、广西桂林旅游学院、开展深度合作,打造智慧导览系统。2021年6月,山东省诸城市文化和旅游局与驴迹科技合作打造的诸城全域旅游智慧导览系统上线。
铁路和民航数据扭转,充分证明国民旅游信心逐渐恢复,国内旅游恢复、反弹将至。
2021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发布了 2020 年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全国A级景区13332个,5A级景区302个,4A级景区4030个。截至2020年末,驴迹科技景区在线电子导览覆盖14229个中国旅游景区,包括279家5A级旅游景区及2343家4A级旅游景区。
驴迹科技覆盖全国景区,和各地政府开展智慧旅游合作,游客量恢复是一个强烈的利好信号。
(威尼斯运河,图虫创意)
国际旅游方面,据《曼谷邮报》近日报道,随着欧洲多国放宽旅行限制和加快疫苗接种,旅游业开始反弹,越来越多的人变得有信心。
艾斯酒店-度假村控股集团 CEO德科·库珀认为,欧洲国家之间的“跨境旅游热”会从6月下旬开始,并在今年第4季度迎来休闲旅行和商务旅行的新一轮“井喷式需求”,暑假期间欧洲酒店入住率将攀升至 80%,而整体入住率和每日平均房价预计到 9 月就能回升至疫情前的水平。
驴迹科技在海外布局已久,截至2020年底累计开发11823个景区的在线电子导览。相信随着疫苗普及,全球疫情防控趋稳,境外旅游也将逐渐复苏,驴迹科技也将恢复境内境外双引擎驱动发展,迎来业绩大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