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假期来袭,好不容易或主动或被动的有用难得的假期,21世纪新时代的朋友谁还乐意待在家里吃饭睡觉打豆豆。忽然之间,只见各种宝妈带着孩子体验某某景区新颖项目,年轻小情侣在历史文化地点晒文艺清新照,朋友圈画风突变......
全域旅游带来出行的便捷,带来旅游的全新机遇,然而如何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全域旅游区域成为景区当下的难题。
自《意见》发布以来,重视当代地方传统文化特色传承得到更多方面的关注,传统文化是为中华历史留给炎黄子孙的财富,保护传统手艺,发扬民族特色,沿袭文化气息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旅游文化部在早年前就曾针对激励传统文化传承制定多项活动,其中就有针对当代地方戏曲名家传艺事项,至今已卓有成效,成功帮助数百位地方戏曲表演艺术家展示和传承手艺。为扩大此事项的后续发展,今年10月下旬又将继续开展相关活动,旨在坚持以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弘扬传统艺术文化。文化特色的传承已经成为当下民众关注的重要问题,从最近几年文化纪录片的逐步获得大众的高度关注度便可以窥见一二。
时代在更迭,尤其互联网时代的信息流十分巨大,机遇和变化也无处不在,这些理论是放诸四海皆准的。从旅游行业里来看,全域旅游从提出之初至现在各地景区纷纷全力搭建,而部分人依然不知道“全域旅游”,也许哪一天起床才会发现,发现时已身在全域旅游之中了。
全域旅游强调的是发掘旅游当地的特色,协调区域经济协作发展,精化旅游行业供给侧设施,加强旅游当地服务监督。对于游客而言,最为关键的当属全域旅游当中的旅游特色文化,而这一点恰恰只能有当地文化特色才能够完美支撑起来,每一项地区特色文化必然和当地的地理环境或者人文历史相关,所以只有重视传统文化传承,培养传统文化特色,才能够建设具有吸引力的全域旅游景区。全域旅游竞争力要点在于传统文化特色是否能够利用恰当。
传统文化特色的问题不单单只是全域旅游用以构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更应该上升成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问题,加强和支持对身边的传统文化保护是应尽的责任。如果华夏文明就像一簇簇火堆,身为炎黄子孙的你是否愿意为延续特色文化传承添柴加火?